春:新芽與舊傷的博弈
清明時節(jié)的霧氣漫過松林,趙大川踩著濕滑的腐殖土檢查防火道。彎腰扒開灌木叢時,后腰熟悉的刺痛感突然襲來——這是二十年前撲救山火留下的舊傷。他摸向背包側袋,掏出的不再是止痛片,而是女兒硬塞給他的鐵腰板治療儀。
隔著防水沖鋒衣,儀器啟動時的溫熱感像山澗流進石縫般滲入肌理。他倚著老杉樹苦笑:“高科技玩意兒,倒是比狗皮膏藥體面些?!?/p>
夏:暴雨中的無聲支撐
雨季巡山最耗腰力。塌方路段需要弓腰搬石塊,泥濘陡坡得半蹲著拉警戒繩。有次搶修被沖毀的巡護道,趙大川連續(xù)四小時保持彎腰姿勢,直到鐵腰板因電量耗盡自動關機,才發(fā)現(xiàn)腰部竟沒有像往年那樣僵成木板。
年輕的志愿者小林好奇他的耐力,他摘下儀器拋過去:“試試?比你們城里人喝的提神飲料實在?!贝稳?,巡山隊每人背包外都多了塊灰色設備,遠遠望去像一串隱入青山的甲蟲。
秋:松果與熱流的交響
撿拾松果做火種儲備的時節(jié),趙大川摸索出新用法:將鐵腰板綁在樹干上,開啟高溫模式烘烤潮濕的松塔。跳躍的火光里,隊員們打趣這是“護林員版篝火晚會”。
深秋某夜追蹤盜伐者,他在海拔1800米的背陰面潛伏三小時。山風刺骨,卻始終有團溫熱護住后腰,恍惚間想起年輕時妻子為他捂手的溫度。那晚他們成功攔截兩卡車盜伐木,扣押單上的簽名比往常更遒勁有力。
冬:雪原上的溫熱印記
十年一遇的暴雪封山前,趙大川最后一次檢修紅外監(jiān)測儀。齊膝深的雪地里,他每隔半小時開啟鐵腰板的熱敷功能,融化卡在護腰綁帶里的冰碴。下山時回頭望去,雪地上歪斜的腳印間,隱約留著幾處圓形融雪痕跡——那是儀器與雪地對話的印章。
除夕夜的值班室,監(jiān)控屏幕映著群山輪廓。他給女兒發(fā)去照片:鐵腰板綁在值班椅背上,背景是此起彼伏的狼嚎聲?!鞍值淖o腰神器,現(xiàn)在兼任山林守夜人?!?/p>
后記
開春整理裝備時,趙大川發(fā)現(xiàn)鐵腰板的外殼多了幾道劃痕——那是被巖石磨出的斑駁,還有暴雨沖刷形成的獨特紋路。他小心地給儀器系上紅布條,如同為老伙計戴上勛章。
山腳下新立的生態(tài)科普館里,游客們圍著護林裝備展柜拍照。很少有人注意到角落那臺帶著山野印記的鐵腰板,但它沉默地訴說著:有些守護,不僅為了草木蔥蘢,也為讓那些守護青山的人,永遠挺直脊梁。